知识库 > 四肢 > 足的放射性疼痛 > 治疗

足的放射性疼痛治疗

足的放射性疼痛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瑞金医院费健:甲状腺癌术后&...

病请描述:瑞金医院费健:甲状腺癌术后“喝药水”,吃对护好是关键!效果翻倍,满意96%!   大家好,我是费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在普外科领域工作了30多年,从大刀阔斧的外科手术到精细的微创消融都做过,也拿过一些像中华医学科技奖这样的业内认可。更让我开心的是,能通过网络和大家聊聊健康,解答了超10万次的线上咨询,看到大家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甲状腺问题,真的很欣慰!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术后一个常见的治疗——碘-131治疗(很多朋友形象地叫它“喝药水”)。它对于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非常关键,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但不少朋友跟我反映,做完这个治疗,会有恶心、呕吐、脖子或耳朵后面肿痛、吞咽不舒服的感觉,不仅身体难受,心情也跟着变差,甚至有点害怕后续治疗了。 最近正好看到一篇发表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谭花蕊等,2025年),专门研究了碘-131治疗后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综合护理来减轻这些不适,提高生活质量。结果非常鼓舞人心!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大家划划重点。 研究说了啥?简单明了看效果! 研究者把58位做完甲状腺癌手术并接受碘-131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专门的饮食管理 + 综合护理套餐。 结果对比相当明显: 不良反应大降!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颈部耳后肿痛的比例只有6.9%,而对照组高达41.4%!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生活质量飙升! 用专业的量表评估后发现,观察组在身体功能、整体健康状态方面的评分都更高,而那些让人难受的症状评分则显著更低。这意味着他们感觉更好,日常生活更轻松。 满意度爆棚!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55%,远高于对照组的72.41%。被照顾得好不好,患者心里最有数! 秘诀在哪里?饮食管理+综合护理是关键!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碘-131治疗后的恢复,光靠“常规操作”还不够。“吃对”和“护好” 能带来质的飞跃。具体怎么做?研究给出了清晰的方案,我也非常认同: 🍽️ 一、 饮食管理:吃得好,恢复快,不适少! 核心:严格低碘! 治疗期间及前后一段时间(具体遵医嘱),必须减少碘的摄入,让碘-131能更精准地被目标组织吸收。 绝对避免: 海带、紫菜、海鱼、虾、蟹、贝类等所有海产品(碘大户!)。 放心选择: 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猪牛羊)、禽肉(鸡鸭)、淡水鱼、豆制品、牛奶(普通纯牛奶即可,无需刻意选低脂高钙等特殊类型,除非有其他医嘱)。盐建议使用无碘盐。 小贴士: 养成记录饮食的习惯,方便医生或营养师帮你调整。 营养要均衡给力: 身体修复需要原料! 优质蛋白不能少: 鸡肉、鱼肉(淡水)、豆制品是修复组织的好帮手。 维生素矿物质要足: 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是增强免疫力的法宝。 能量供应要稳: 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等低升糖指数(低GI)的主食,提供持久能量,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吃得舒服有技巧: 少吃多餐: 别一次吃太撑,减轻肠胃负担。 温和清淡: 远离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喝够水: 多喝水!帮助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放射性物质排出。 🛡️ 二、 综合护理:全方位守护,身心都舒坦! 用药指导要清晰: 何时空腹喝药?喝药后多久不能吃东西?为什么要多喝水多排尿?这些细节都关乎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如膀胱受辐射影响),护士会详细告诉你,务必严格遵守。 放射防护很重要: 治疗期间会在专门的隔离病房,有特殊设施处理放射性废水排泄物。病房会有明确标识,保护医护人员和探视家属。遵医嘱做好隔离。 难受症状有办法: 疼痛(颈部/耳后): 医生可能会开止痛药(如某些消炎药),冷敷/热敷、轻柔按摩也可能缓解。 恶心呕吐: 有专门的止吐药(如5-HT3拮抗剂)很有效,别硬扛。 吞咽困难别焦虑: 从软食、流食开始,小口慢咽。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做些简单的吞咽功能训练。 体力恢复慢慢来: 别急着剧烈运动,从短距离散步、轻松家务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是恢复的基础。 心情好才是真的好: 治疗有不适很正常,别自己憋着。和家人朋友聊聊,保持积极心态。如果感觉特别焦虑、低落,及时寻求心理支持或专业咨询。 定期复查不能忘: 治疗后要按医生安排定期检查,监测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费主任为什么推荐? 这项研究的结果非常有说服力!它清晰地展示了: 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显著减轻治疗带来的痛苦。 谁不想舒舒服服地完成治疗呢? 能实实在在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期间也能保持相对好的状态,对康复信心是巨大的鼓舞。 体现了现代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不仅仅是治病,更要关注患者整体的感受和福祉。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也非常重视对碘-131治疗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和个体化指导。看到患者在精心护理下不良反应减少、恢复顺利、笑容更多,是作为医生最大的满足。瑞金医院团队也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人性化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给您的贴心建议: 如果您或家人即将接受或正在接受碘-131治疗,请务必和您的主治医生及护理团队充分沟通: 明确自己的低碘饮食要求和持续时间。 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主动告知任何不适感,不要忍耐。 积极参与到康复计划中,配合护理指导。 记住,知识就是力量! 了解这些科学的方法,能帮助您更从容地面对治疗,减少恐惧,加速康复。甲状腺癌并不可怕,规范治疗加上科学细致的护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希望这篇科普对您有帮助!健康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 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备注:本文核心知识要点提炼自谭花蕊等发表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5年7月第36卷第7期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碘-131治疗后的饮食管理与综合护理效果》,结合费健主任30余年临床经验及科普理念撰写。)

费健 2025-07-29阅读量217

腰椎间盘突出,90%的患者并...

病请描述: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患者拿着一张CT或MRI问我:“王医生,我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几乎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医学词汇。那么,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这么“热门”?是不是一旦得了这个病,就必须要手术切除才能治好呢?许多患者忧心忡忡。 哪些人容易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骶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逐年以惊人的速度由中老年向青壮年扩展。在临床治疗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0多岁,而最大的可达80~90多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L3~4、L2~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逐渐增加。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者久坐史,首次发病常在半弯腰持重或突然扭腰动作过程中发生。 短期诱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触发因素,王明杰博士提醒,以下5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1、腹压增高: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旋转;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5、职业因素:如司机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王明杰博士表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80%~95%的病人有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或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下肢放射痛加重,像过电一样。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此外,肢体麻木、行走费力、肌肉麻痹、瘫痪等也是小部分患者的症状表现。 然而,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如何调治? 李阿姨,55岁,来自A市,由于长期弯腰工作,今年3月开始出现严重的腰椎疼痛,导致无法起身行走。她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没过几天疼痛再次复发,甚至需要卧床休息才能稍感好转,稍微一动就会产生剧烈刺痛,连吃饭都难以自理。之后,在其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某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病变,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及纤维环破裂。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李阿姨担心手术后复发的风险,决定放弃手术,转而寻求中医保守治疗。 经过两次手法治疗后,李阿姨的腰痛得到了明显缓解,她能够直立行走。坚持运用韦氏脊柱整治手法,结合中药传统疗法进行调理,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李阿姨的症状基本消失,已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家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的腰痛再未复发。 在临床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李阿姨类似的患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虽然手术能够迅速解除椎间盘突出的压迫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但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恢复椎间盘周围肌肉的张力平衡,导致椎体间的相对位置仍处于紊乱状态,椎间盘受力不均衡问题持续存在。长期以往,这种情况会导致椎间隙进一步缩小,脊柱上形成新的应力集中点,可能加速相邻椎体节段的损伤,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这种反复发作的过程将导致脊柱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常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通过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能够逐步恢复脊柱的功能,减少复发的风险。坚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实现长期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2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2] 陈龙豪,周红海,李永亮,等.国医大师韦贵康以“脊督一体”整体观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2):782-785. [3] Deyo RA,Mirza SK.Clinincal practice.Hern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J].N Engl J Med,2016,374(18):1763-1772.DOI:10.1056/NEJMcp1512658 [4] Wegner I, Widyahening IS, van Tulder MW, Blomberg SEI, de Vet HCW, Brønfort G, Bouter LM, van der Heijden GJ. Tractionfor low‐back pain with or without sciatic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Reviews 2013, Issue 8. Art. No.: CD003010. DOI: 10.1002/14651858.CD003010.pub5. [5] Santilli V, Beghi E, Finucci S.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k pain and sciatica with disc protrus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of active and simulated spinal manipulations. Spine J. 2006;6:131-137. [6] Mo Z,Li D,Zhang R,et al.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iceness and safety of Tuina,acupuncture,traction,and Chinese herbs for lunbar disc herniation:a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9,2019:6821310. [7] Ozturk B, Gunduz OH, Ozoran K, 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lumbar traction on the size of herniated disc material in lum- bar disc herniation[J]. Rheumatol Int. 2006,26:622-6.

王明杰 2024-09-13阅读量1861

知道我的腰不好,但是怎样才能...

病请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长期久坐这种习惯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出现腰部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也越来越年轻化。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腰不太好,久坐或劳累就容易腰疼,但又很难判断这个“不太好”到底严不严重,有时候就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或者陷入不必要的过度担忧。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判断自己的腰部状态,在需要时及时就医。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腰部问题: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髓核向后突出,可以通过腰椎CT检查发现,但它只是一种退行性改变,并不能算是一种疾病。而当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并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就会被认为是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40岁的人群,患者大多有长期弯腰劳动或久坐的经历。 01.出现哪些症状需要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怎么办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腰痛,这是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多数患者首先会出现反复的腰痛、麻木,之后可能还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有些患者还会逐渐出现臀部和大腿后方的疼痛,可一直蔓延到小腿及足背部。如果出现反复腰腿疼痛,就需要及时就医了,一般首先采取药物等保守治疗,如果疼痛严重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当腰椎间盘突出严重,造成神经根受损,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肉肌力减弱和麻痹症状。当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使得椎管狭窄时,患者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出现这两种情况往往意味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了。 另外,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马尾神经,还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严重情况下需要紧急进行手术。 02.怎么知道自己的腰部不适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呢?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出现腰疼,并不一定是腰椎间盘已经突出了,也可能是长期久坐导致腰肌受损。如果只是腰肌受损,一般不需要就医,只要注意休息和活动腰部就可以缓解了。而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那就需要及时就医。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呢? 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初步测试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 01、直腿抬高 仰卧在床上,将双腿伸直。缓慢抬起其中一条腿,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膝关节伸直。一般人可以抬高至70度以上,如果在抬起的角度小于70度时就出现明显的腰部或腿部疼痛,甚至只能抬高到30度,那就很可能是椎间盘突出了。 02、站位体前屈 双腿并拢站立,两臂伸直,向前、向下弯腰。一般人可以下弯到90度,而腰椎间盘突出者则不能达到,且弯腰时会出现剧烈的腰部疼痛,随着腰部下弯疼痛加重。 03、单脚站立 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症状是肌力下降,脊柱稳定性下降,因而很难用一条腿站立。因此,如果单脚站立时,很难维持住姿势,也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04、踮脚尖 同样的,由于肌力下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脚的肌力也会比较弱。因此,如果在尝试踮脚尖时非常困难,出现脚麻的情况,也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小测试只是初步测试方法,并不能诊断疾病。因此,如果腰部不适症状比较严重,还是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史国栋 2024-01-16阅读量1286

反复腰背疼痛?快查查是不是腰...

病请描述:很多老年人在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后,会觉得年纪大了都会这样,于是选择忍着。结果,有些人忍着忍着就发现,不仅腰背疼痛越来越严重,走路的时候下肢还会酸、麻、胀、疼,不得不休息一会儿再走。其实,这些人就很可能是出现了腰椎管狭窄。什么是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在临床中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的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连接形成的通道,可以对其间的脊髓和神经根起到保护作用。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分布至躯体和四肢,形成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腰椎管狭窄症就是因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到压迫的一种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腰椎管出现了狭窄?腰椎管狭窄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腰椎管狭窄比较少见,是由先天性椎管发育不全导致的,而继发性椎管狭窄则是一些后天性因素,如退行性改变、外伤、炎症、手术等,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等,导致椎管变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神经根。因此,有先天性腰椎管发育不全、长时间姿势不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久坐、有腰椎病变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生腰椎管狭窄。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警惕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的主要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等。其中,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腰背痛,且往往腰痛多年,之后开始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反复的腰背痛时,就要开始警惕了,必须及时就医。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就是一开始说的: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就出现酸、麻、胀或疼痛,出现跛行,休息一会儿后又能行走,但行走一定距离后又再次引起出现跛行。当腰椎管狭窄压迫到坐骨神经时,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即逐渐出现的下肢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而当椎管狭窄使马尾神经受压时,就会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鞍区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反复腰背疼,怀疑腰椎管狭窄怎么办?如果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或者已经出现间歇性跛行,要及时前往医院脊柱外科或者骨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一些查体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是否为腰椎管狭窄。如果确定是腰椎管狭窄,就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推拿、有氧运动、姿势锻炼、佩戴围腰、使用镇痛药物等。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或者系统性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者治疗后复发,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是椎间孔镜手术。为了预防腰椎管狭窄,提高我们腰椎的使用寿命,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保持健康的体重,科学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每一天!

史国栋 2023-10-25阅读量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