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血液中的红细胞示意图,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 显微镜下红细胞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液中的98.5%的氧气是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血红蛋白运输的氧气约为溶解于血浆中氧气的65倍。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别在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88%和7%。在红细胞的参与下,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能力提高18倍。 贫血指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容量减少,不能运输足够的氧气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红细胞容量的测量。 贫血的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异常、造血调节异常、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红细胞破坏过多。 失血性贫血。 贫血最常见的全身症状是乏力。贫血的病因,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贫血的速度以及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与临床表现相关。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分为血常规、骨髓和贫血发病机制检查。 贫血治疗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如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对因”如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脾切除,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等。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蒋伟 2022-03-15阅读量9883
病请描述:(一) 湿疹①问:为什么秋冬季湿疹会加重?答:一般认为湿疹与变态反应,即过敏体质有一定关系。体内的病灶,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主要内部原因。第二个内因是免疫功能下降,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也给了湿疹骚扰之机。(二) 湿疹②问:湿疹症状消失后还需要继续用药巩固治疗吗?答:需要。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湿疹患者,可交替使用外用免疫调节剂和润肤剂维持治疗,避免停药过快引起病情反复。(三) 药剂用量③问:涂药膏的时候如何掌握恰当的外用药物剂量呢?答:目前认为,指尖单位(FTU)是一种简单方便且有效地指导患者估计外用药物剂量的方法。指尖单位是指从5毫米直径的标准外用药膏管口挤出的软膏或乳膏,从成人食指腹面指尖至第一指关节横纹处的长度,其覆盖在食指腹面的剂量,即为一个指尖单位(1FTU)。(四) 斑秃④问:斑秃有什么症状吗?答:斑秃通常无主观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偶感头皮瘙痒或刺痛,在疾病早期往往被忽视,很多情况下是在患者理发或梳洗时无意中由旁人发现。斑秃虽然对躯体健康没有损害,但对个体的容貌和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五) 斑秃⑤问:斑秃的病因是什么?答:斑秃的病因目前仍未完全明确,涉及遗传、感染、劳累和精神应激等多个因素。约15%-20%的斑秃病例有家族史,提示斑秃患者可能具有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六) 斑秃⑥问:斑秃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吗?答:斑秃易与遗传过敏性疾病伴发,包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荨麻疹等;亦可伴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白癜风、溃疡性结肠炎、硬皮病等。重症斑秃患者常伴发指甲的病变,最常见的是“点凹甲”。(七) 脱发⑦问:有什么治疗脱发效果较好的外用药物吗?答:米诺地尔是有效的外用促毛发生长药物。临床上有2%和5%浓度两种剂量。一般男性推荐用浓度5%的米诺地尔,女性推荐用2%的米诺地尔。平均起效时间为12周,用药时间推荐半年至1年以上,有效率可达50%~85%,以轻中度谢顶者疗效更好,须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八) 男性脱发⑧问:男性脂溢性脱发是什么原因?答:男性脂溢性秃发主要是由于遗传和雄激素代谢的异常,导致血液和头皮中的双氢睾酮(DHT)升高,从而使毛囊的生长周期缩短、毛囊逐渐萎缩而脱落。(九) 头屑⑨问:老是有头皮屑到底是什么原因?答:目前认为它的产生主要与一种生活在头皮上的真菌——马拉色菌的感染所引起的头皮炎症反应有关。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对头皮屑造成影响,如某些洗发和护发用品、过度洗头、阳光曝晒、环境中的刺激物、精神紧张或压力等均会导致头皮屑的加重。(十) 头皮屑⑩问:市面上有好多能去屑的洗发水选哪个好?答:通常含有酮康唑和吡啶硫酮锌(ZPT)的洗发产品可以通过有效杀灭头皮真菌而发挥较好的去屑效果;含有二硫化硒的洗发香波除了抗真菌作用外,还可以调节头皮的新陈代谢从而减少头屑;含有吡咯克酮乙醇胺的洗发香波既可以抑制头皮真菌,还可以减轻头皮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去屑的目的。
杨勤萍 2021-10-14阅读量7.4万
病请描述:正常甲状腺出现于胚胎第3周,甲状腺始基在出生前应下降并定位于甲状软骨下与第6气管软骨环之间,逐渐生长发育成为正常甲状腺。正常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的前下方、气管两侧呈蝴蝶状,凡在正常甲状腺位置以外出现的甲状腺组织称为异位甲状腺。异位甲状腺是甲状腺发生过程中因原基位置异常.下降过程中发生障碍.残留的甲状腺原基异常发育,甲状腺侧叶延迟下降.没有与甲状腺中央部位结合所致。异位甲状腺虽然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但90%发生于舌根部.颈部.胸纵隔.喉气管.食管.心脏心包及颅骨顶枕部等,其他部位的发生率仅占10%。但多位于颈部,尤其是颈前,所以异位甲状腺应与其他颈部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避免将其误诊为非甲状腺来源肿物.手术切除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异位甲状腺多发生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9).常见于女性生长发育期(青春期和妊娠期)。 甲状舌管囊肿是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正常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径1-2mm,与舌骨前面紧密相连.不能分离。其发生始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甲状舌管沿颈部正中线下降,直至气管的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个侧叶。在正常情况下,到胚胎第6周,甲状舌管开始萎缩退化。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后,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10周后甲状舌管没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残留管状结构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积聚,可在颈前正中舌根至甲状腺的行程内形成囊肿,是为甲状舌管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甲状舌管囊肿以男性居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约50%的病例发生于20岁之前,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位为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多数在青少年时期发病,部分患者到中年才发现,极少发现癌变。多数患者突然发现颈部包块而就诊,多表现为不痛不痒,检查时见颈部皮下半圆形隆起.边界清晰.质韧或者软而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位置较固定,但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部分患者在伸舌时可在囊肿上方摸到条索状物。一般囊肿发展较缓慢,但在继发感染时可迅速增大.且伴有局部疼痛,控制感染后迅速缩小.囊肿内液体过多时可导致皮肤破溃.或因无法忍受疼痛而切开引流,极易形成反复发作。 甲状舌管囊肿和异位甲状腺的治疗方式完全不同,前者一经确诊,应该尽早手术切除,小儿可以推迟到4岁以后手术治疗。而对于后者特别是对无正常甲状腺的患者,若异位甲状腺被手术切除,将会造成患者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以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极其重要。超声检查可以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准确的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是鉴别异位甲状腺与甲状舌管囊肿的重要手段。对于小部分超声难以鉴别的患者可进一步做CT检查。
童仙君 2020-07-30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甲状舌管囊肿是小儿颈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多在7岁之前发现,少数因无感染或增大缓慢至中老年才确诊。其发病在性别上无大差异。甲状舌骨囊肿系未完全退 化的甲状腺舌管或上皮所引起。甲状腺始基在胚胎第4周时自咽前方向颈部移行,以后逐渐下降形成甲状腺舌导管,在胚胎的8—10周,导管逐渐萎缩消失,起始部只留一小凹,即舌盲孔,远端形成甲状腺。如果甲状舌管不消失,残存的上皮分泌物聚集,可形成囊肿。 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晓艳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时囊肿、舌骨中1/3及舌骨后与舌盲孔之间的组织一并切除,最大限度减少复发。1岁以内、未发生感染或较小囊肿可暂时不手术。如有炎症,应抗感染,待炎症消退后2—3周再手术。非手术疗法如用腐蚀剂烧灼瘘管效果欠佳,一般不主张应用。 家长如果对小儿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与我联系。
陈伟 2020-05-15阅读量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