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在确定手术后接下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靶点刺激。帕金森病刺激靶点有丘脑腹中间核、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主要对震颤效果比较好,对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丘脑底核刺激对震颤的效果与丘脑腹中间核相当,但对其他症状效果也明显,所以近15年我们仅丘脑底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而不用丘脑腹中间核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各有优缺点。丘脑底核刺激效果较好,也较全面,在没有药性时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药量也可以减得多一些,甚至少部分帕友能停药,平均减药量在1/3-2/3左右,也有少数帕友不能减药。缺点是部分帕友异动和有药性时的肌张力障碍(抽筋)控制差,甚至加重。最棘手的问题个别帕友术后药少了,刺激强度小了,就动不了;药加一点或者刺激强度大一点就出现严重异动。极个别帕友吃小量左旋多巴或者低强度的丘脑底核刺激就出现剧烈异动,也叫脆性异动,国外报到约占4%。 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对异动和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好,但在药物关期(没有药性时)改善程度不如丘脑底核刺激,术后药量减得少,或者维持不变,甚至还要增加。所以到底选择丘脑底核刺激还是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帕友都可以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有部分可以选择丘脑底核也可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但对脆性异动患者,或者药物开期(有药性时)有严重肌肉抽筋,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 相对来讲,国外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的比例高一些,国内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比例高一些。这与国外患者服药量普遍比较大,异动症比较多,国内药量控制严,异动症相对较少有关。7-8年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丘脑底核刺激。后来发现部分帕友术后出现处理很棘手的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采用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也越来越多,也掀起一股小小的苍白球刺激热潮。我们在2016年前,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约占4%,丘脑底核刺激约占96%,在2017和2018年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增多,约占10%,丘脑底核约占90%。最近几年又发现,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在没有药效时改善不尽人意的患者不少,刺激丘脑底核背侧和未名定带,使用交叉电脉冲刺激模式,也可以很好控制异动。所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比例又减少到5%左右(图383740),并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 目前我们总的原则是没有特别情况,尽量选择丘脑底核刺激,但必须把非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不可的患者一定要筛选出来,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对极少数病情比较复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刺激都没有把握控制的患者,我们也尝试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双靶点一次性植入电极,术后先接丘脑底核电极或者苍白球内侧部电极。如果效果不佳在局麻下即可切换刺激电极。
胡小吾 2023-08-04阅读量821
病请描述:在确定手术后接下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靶点刺激。帕金森病刺激靶点有丘脑腹中间核、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主要对震颤效果比较好,对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丘脑底核刺激对震颤的效果与丘脑腹中间核相当,但对其他症状效果也明显,所以近15年我们仅丘脑底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而不用丘脑腹中间核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各有优缺点。丘脑底核刺激效果较好,也较全面,在没有药性时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药量也可以减得多一些,甚至少部分帕友能停药,平均减药量在1/3-2/3左右,也有少数帕友不能减药。缺点是部分帕友异动和有药性时的肌张力障碍(抽筋)控制差,甚至加重。最棘手的问题个别帕友术后药少了,刺激强度小了,就动不了;药加一点或者刺激强度大一点就出现严重异动。极个别帕友吃小量左旋多巴或者低强度的丘脑底核刺激就出现剧烈异动,也叫脆性异动,国外报到约占4%。 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对异动和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好,但在药物关期(没有药性时)改善程度不如丘脑底核刺激,术后药量减得少,或者维持不变,甚至还要增加。所以到底选择丘脑底核刺激还是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帕友都可以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有部分可以选择丘脑底核也可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但对脆性异动患者,或者药物开期(有药性时)有严重肌肉抽筋,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 相对来讲,国外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的比例高一些,国内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比例高一些。这与国外患者服药量普遍比较大,异动症比较多,国内药量控制严,异动症相对较少有关。7-8年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丘脑底核刺激。后来发现部分帕友术后出现处理很棘手的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采用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也越来越多,也掀起一股小小的苍白球刺激热潮。我们在2016年前,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约占4%,丘脑底核刺激约占96%,在2017和2018年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增多,约占10%,丘脑底核约占90%。最近几年又发现,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在没有药效时改善不尽人意的患者不少,刺激丘脑底核背侧和未名定带,使用交叉电脉冲刺激模式,也可以很好控制异动。所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比例又减少到5%左右(图383740),并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 目前我们总的原则是没有特别情况,尽量选择丘脑底核刺激,但必须把非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不可的患者一定要筛选出来,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对极少数病情比较复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刺激都没有把握控制的患者,我们也尝试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双靶点一次性植入电极,术后先接丘脑底核电极或者苍白球内侧部电极。如果效果不佳在局麻下即可切换刺激电极。
胡小吾 2023-07-10阅读量728
病请描述:居家晒不到太阳会缺钙?保持骨质健康有方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2-05-03 12:17 近期居家,有不少人顾虑长时间晒不到太阳,会缺钙。确实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的维生素D合成,利于钙吸收,强健骨骼。不过补钙可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下,居家期间如何保持骨质健康。 1、建议饮食调整,多吃含钙丰富的乳制品(牛奶、豆浆),不建议喝酸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虾、牛肉、鸡肉等,既能提高肌肉含量,又不会增加脂肪而导致肥胖。 2、即便无法出门也可以在阳台上、窗台边晒太阳。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我们需要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促进人体的维生素D合成和钙吸收,玻璃会挡住紫外线射入。随着天气转热,光照越来越强,晒太阳以早晨或傍晚的光照最适宜,不要中午时晒太阳以免伤了皮肤。 3、运动对增加骨密度也很有帮助,可以做一下居家锻炼,年轻人可以跳健身操,老年人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推荐活动为太极拳、八段锦,一定记住要“量力而行”! 4、如果已经确诊为骨质疏松,居家期间仍应按医嘱用一些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1)基础用药:钙片、维生素D。(2)抑制骨过度吸收的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钠、阿仑膦酸钠)、降钙素、地舒单抗等;(3)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特立帕肽;(4)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有些中药也能帮助治疗骨质疏松。如果对药物的使用有疑问,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网上问诊。 上了年纪骨头痛可能是骨质疏松 在这里还要提醒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总是隔三差五地觉得浑身骨头痛,一会这儿痛,一会那儿痛,甚至严重影响睡眠。到医院去检查,既没有外伤史,也没有骨折,那一定要查查骨密度。“人老了就骨头痛了”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慢慢衰老,就会出现骨钙流失加速,身体内骨骼的老化,同时伴随身体肌肉的老化,我们称为“肌少症”,当“骨质疏松”遇到“肌少症”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运动障碍综合征。这时候,持续痛、阵发性痛、游走性痛、受凉痛都来了。 肌肉和骨骼是一对好朋友。肌肉收缩,对骨骼产生应力刺激,会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骨骼是肌肉运动的杠杆,支撑肌肉的收缩;同时骨骼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肌肉有调节作用。步入老年后,人体肌肉老化,降低了对骨骼的刺激和保护作用,加速骨钙流失,就会出现抽筋、疼痛部位不固定的游走性疼痛等现象。而且肌肉强度降低,使得跌倒的风险急剧增加,导致骨折的风险急剧增加。骨骼老化,就会降低对肌肉的支撑作用,失去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因此,老年人最容易疼痛的部位是关节,发作最多的是承重关节,比如腰椎、膝盖,其他手、肩部关节也会疼痛,受凉了或运动量大了都会不间断的持续性疼痛,常常误以为是骨折或风湿性关节炎去医院看病,却什么都查不出来。 所以,重视骨质疏松、重视肌少症,早期筛查骨密度和肌肉含量非常重要,不要等到痛了才来看病。 建议以下8类特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尽早筛查骨密度:(1)身体瘦弱(肌少症);(2)绝经后女性;(3)50岁以后人群;(4)大量吸烟、喝酒的人;(5)维生素D和蛋白质缺失(长期素食);(6)服用某些药物: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惊厥药、化疗药、肝素等;(7)伴随容易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胃肠疾病、肾脏疾病、甲亢及甲旁亢;(8)父母有骨质疏松病史。一定要积极、定期的检查骨密度。 这里还需强调检查骨密度的两个重点时间:(1)女性在绝经后一定要立即来查骨密度,不用等到骨痛、骨折了才来看病;(2)身体消瘦的老年人,一定要定期筛查骨密度。建议老年人每年常规检查一次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很多,这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不要为此担心。 所以说,居家未必会缺钙,但是年老了很可能会缺钙。提醒老年朋友,待疫情过后,及早进行骨密度筛查,当发现有骨量减少,或已经有骨质疏松时,就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来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 作者:十院科普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钱春花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费健 2022-05-04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