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胫骨疼痛 > 内容

胫骨疼痛内容

膝关节镜下简易线缆治疗前交叉...

病请描述: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限制胫骨前移,保护膝关节半月板及软骨组织,维持膝关节结构稳定。       前交叉韧带一旦遭受暴力,很容易损伤,甚至断裂,导致膝关节不稳,疼痛,继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方式。       对损伤的韧带一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利用人工韧带,对损伤的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但这种方法存在几个弊端,首先就是费用比较高昂;其次,人工韧带存在排异反应,术后感染几率较高;另外人工材料本身不具备弹性,对术者要求较高;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病人自身肌腱,包括半腱肌、股薄肌等,自体肌腱相对于人工韧带,费用较低、无排异反应,但由于自体肌腱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取腱,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其他部位的功能相对来说就会减弱。       近期,我们收治了数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检查发现前交叉韧带并未完全断裂,仅单束损伤。我们采用微创中的微创,仅对损伤前交叉韧带进行线缆带增强,不破坏原有的肌腱,前叉韧带股骨附着处拧入锚钉,拉一条线缆带,紧贴韧带在胫骨前叉韧带止点穿出锚钉尾端固定。不取自体肌腱,不用人工韧带,既减少了创伤,又减少了住院费用。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短短几日即出院,护膝保护下下地行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2周

程千 2020-10-29阅读量9424

HTO术后康复锻炼要点和注意...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保关节治疗;复杂四肢组织缺损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骨缺损,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先天及后天畸形矫正等。HTO手术进行的是否成功之外,影响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患者术后的康复锻炼,因此患者了解和学习相关康复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HTO手术的术后康复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术者规定禁忌;②尽早开始;③循序渐进;④遵从生理规律;⑤疼痛控制;⑥全身与局部相结合;⑦尽可能主动性训练;⑧尽可能专业性训练;⑨个体化原则。这几点原则都好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点:术者规定禁忌。这一点指的是术后康复一定要听从主治医生的,因为只有你的医生对你的病情和康复是最了解的。以HTO手术的术后康复上来说,具体遵循的原则和流程为:鼓励患者第2天下地拄拐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周逐渐增加负重,术后6-8周可以完全负重。术后0-1天冰敷(10-15分钟);踝关节主动屈伸(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右图,向下压毛巾使股四头肌收缩,保持30秒);术后2周内术后2周应以维持膝关节活动度为主,穿戴适当弹力袜、护膝保护胫骨手术部位稳定度,不易过分负重。术后第二天鼓励患者第2天下地拄拐部分负重行走,并在2周时间段内坚持拐完成日常活动。这一段时期主要要进行膝关节活动度锻炼(平躺的膝关节屈伸运动等,下左图)、腿部肌肉锻炼(静态臀部肌肉紧缩活动:主动收缩臀部肌肉,保持5秒左右,一天3次,每次10遍、小腿抬直运动,下右图、直腿抬高运动等)和踝关节运动锻炼(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2-6周保护膝关节避免受力过大:除非医师有特别指示,尽量透过拐杖来协助步行的稳定度。同时尽量做到:①垫脚尖走路,不要全身负重于手术的脚②拐杖使用于健康脚的那一侧③每次将拐杖往前移约一个阶梯宽度(大约20 cm)④直腿抬高练习(如下图)。术后6-8周开始逐渐增加手术膝关节的承重,应持续使用拐杖但可以逐渐增加的负重。之前功能锻炼继续保持,在此基础上可增加靠墙静蹲(如下图,膝关节弯曲在30°左右,保持五秒中,反复进行;要注意弯曲尽量不要超过45°,防止出现关节不稳)、踩踏康复脚踏车等运动,来尽量恢复膝关节手术之前的运动度,避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沾黏或僵直。术后8周以后训练正常行走:小心谨慎地逐步将身体重量放在手术的膝关节,缓慢且正常行走,避免跛行。前7天开始行走时,可透过两只拐杖来辅助,仅用百分之五十至七十五的体重来行走。如果没有疼痛,可在手术对侧一支拐杖来协助。当都不觉得疼痛与跛行时,可不再使用拐杖,开始正常走路。在HTO手术后,也要进行定期复查。术后复查时间依次为:术后6周、术后3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案,保证膝关节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最后也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推荐的康复办法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在之前的康复原则中也提到,要遵循术者规定禁忌和个性化的原则,因此不同患者在进行HTO术后的康复时,一定要与主治医生密切沟通,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康复训练,追求术后膝关节和下肢功能达到最好的恢复状态!

文根 2020-09-10阅读量9085

骨折后的骨痂被误诊为骨癌

病请描述: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明是骨折,却被诊断为骨癌,12岁的患儿差点失去一条腿。小雨在学校课间与同学打闹,小腿撞到墙上,自觉疼痛一周余,逐至当地医院就诊,摄片提示左胫骨近端不均匀的高密度软组织块影,边界尚清除。行穿刺活检术,病理发现大量活跃的新生骨母细胞,分裂像多见,病理诊断为骨肉瘤,当地医生建议化疗后行截肢手术。家长难以接受,辗转多家医院会诊,诊断意见均不一致。我院病理科会诊后排除骨肉瘤的诊断,显微镜下看到出血及大片炎症性肉芽组织及骨、软骨增生,骨痂形成。与骨肿瘤外科沟通后建议患儿定期复查。现随诊3年,局部病变消失。骨痂可以高度富于细胞性并产生排列紧密的不规则的骨样组织,在局部血供不足和缺氧的情况下,骨痂中常常含有不成熟的非典型性软骨成分,既所谓的软骨性骨痂,因此骨痂在形态学上可类似骨癌。医生在不了解创伤史的情况下,有时会将原始骨痂误诊为骨肉瘤,以致造成截肢等严重后果。      临床上许多良性或恶性骨病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如动脉瘤样骨囊肿和单纯性骨囊肿、纤维结构不良和骨纤维结构不良。恶性病变有转移癌等。在病理性骨折中除骨痂以外还包含各种基础病变成分,使病理科医生在与骨癌的鉴别更加困难。因此,对临床病史和影像检查的充分了解是避免误诊的重要途径。患者就诊对医院及经验丰富的骨肿瘤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影像科医生的选择也是固然重要的。

袁霆 2020-09-10阅读量1.0万

关节炎“保膝&r...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保关节治疗;复杂四肢组织缺损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骨缺损,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先天及后天畸形矫正等。病例介绍家住浦东的张阿姨,今年54岁。因右膝关节疼痛一年半,加重半年入院。曾就诊于某二甲医院诊治,症状未见好转,自己提裤子都费力。后经熟人介绍就诊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找到文根主任。经检查,张阿姨右膝关节轻度内翻畸形,内侧触痛明显,活动时疼痛症状加重,右膝旋转挤压实验阴性,前后抽屉实验及侧方应力实验阴性,右膝屈曲110度,伸直0度,右下肢感觉正常,血运正常。随后诊断为右膝骨性关节炎。文根主任查看病人后,结合病人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力线偏离,考虑行关节置换较早,后期需要翻修治疗,且费用较高,文根主任决定为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矫形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地活动,诉膝关节疼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术后第五天患者自诉“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可自己下蹲”表示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拍片结果文根主任指出,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病例:很多中老年患者因为膝关节痛来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最终被确诊为轻中度膝关节炎;病情虽然不重但是患者经过减肥、改变运动习惯、口服药物等一系列保守治疗后,疗效欠佳,患者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受到膝关节痛的困扰。这时候治疗就面临一个问题: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是另一方面进行膝关节置换又显得“大材小用”,并且临床上也有很多中老年人年纪不大,之后也面临着再次替换人工关节的问题;同时部分中老年人有思想包袱,不愿意把自己的关节换成人工关节,使得这部分病人的骨关节炎的治疗面临重重困难。此时,可能就需要运用到“HTO”手术。拓展阅读1、什么是HTO术?HTO手术全称为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种保膝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安全有效方法。其手术原理如下:通过在胫骨内侧适当的切锯与撑开骨缺口、人工骨填充与骨板骨钉固定,藉以矫正膝关节内翻的生物力学轴线。由于可以减低内侧股骨髁与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压力,藉以提供膝关节内侧磨损软骨修复再生的环境,减轻内侧间室的疼痛。对于主要膝关节疼痛为内侧关节面软骨所引起者,是很好的治疗手段。膝关节主要承重的部位在膝关节内侧,因此对于很多轻中度骨关节炎的患者来说,主要的病变磨损部位都是在膝关节内侧间室;此外,对于O型腿的患者来说,这个现象更加明显。而HTO手术就是通过截骨的方法,把下肢力线改变,可以理解为变成“X型腿”,让膝关节负重的部位从内侧转移到外侧,阻止软骨进一步磨损、增加关节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避免或尽可能推迟换膝关节的时间。现在也有研究表明,HTO手术后,内侧病变的软骨可能会再生,从而可能达到逆转骨关节炎的目的。2、HTO手术疗效如何?因膝骨关节炎行HTO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患者对术后疗效满意,甚至有部分运动员患者在HTO术后能够重返赛场。同时相比于膝关节置换术,HTO手术完全不需要切除半月板、交叉韧带,以及一定厚度骨质,最后以金属假体替代,因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术后可以进行跑跳等剧烈动作,因此目前HTO手术受到越来越多骨科医生和患者的喜爱。3、HTO手术适应症有哪些?HTO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存在下肢内翻畸形(影像学检查排除膝关节半脱位);膝关节屈膝活动度>100°;患者内侧间室狭窄且有临床症状;膝关节外侧间室基本正常;膝关节内侧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患者能够主动活动,且年龄<70岁。

文根 2020-08-21阅读量9703

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胫骨横向...

病请描述:病例介绍顾老伯今年64岁,患糖尿病10多年了,由于没能规律服药、控制饮食,血糖控制不好。1年前前,他感觉右脚发凉、麻木,走路时没有力气,走一会就脚疼,得停下来缓缓。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觉得是年纪大了体力不好。3个月前,右脚小趾和足背开始针刺样疼痛,皮肤粗糙并出现伤口,最近一段时间,伤口不仅没痊愈,还溃烂发黑了。于是被家人急忙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他诊断为糖尿病足,由于感染严重,建议截肢治疗。顾老伯希望能保肢治疗,于是四处打听,经朋友介绍慕名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修复重建科文根副主任医师处求医,文主任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查看了相关检查报道,认为可以保肢治疗,收治入院。在文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和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治疗与护理, 王老伯足部创面完全上皮化愈合,成功保住了原本溃烂差些被截肢的肢体。一、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由于患者下肢远端的血管、神经等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足部出现溃疡、感染、坏死,且长时间不愈。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可无任何异常感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神经感觉异常,足部感觉冰凉、麻木,走路时可感到脚痛,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感到足部疼痛,可表现为刺痛、灼痛、抽痛;到了晚期,患者足部长期缺乏血供,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脱落,肤色变黯、有色素沉着的现象;若有伤口久治不愈,还可出现感染、坏死,脚部发黑腐烂。二、糖尿病足有什么危害?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代谢紊乱,容易引起血管病变,如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微循环障碍等,导致肢体末端的供血较差,产生疼痛、坏死等病变;损害神经时,出现感觉异常;此外,高血糖为细菌提供良好营养环境,使伤口修复能力变差,容易引起感染、腐烂等病变。当糖尿病足发展到严重坏疽、坏死组织无法修复,就不得不截肢以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挽救患者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六个人中即有一个人会患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有着在病程长、难治愈、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三、糖尿病足如何避免截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若患者合并有血脂、血压异常,也需要控制血脂、血压水平。还需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例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α-硫辛酸等药物改善神经感觉异常及神经传导异常,使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使用西洛他唑等药物进行扩血管治疗,改善下肢缺血等。手术治疗:包括(1)疏通血管,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介入术、支架成形术等)来疏通血管,但这些术式只是把血管中的斑块挤压到两侧从而拓宽血管,因此血管易再次堵塞。(2)搭桥手术,也称为血管旁路手术,进行血运重建,使血液通过“桥”绕过阻塞血管,从而恢复远端肢体的血液供应。(3)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种手术具体做法是取出一小块胫骨(小腿比较粗的一根骨头),每天缓慢横向拉1mm,从而形成大量骨痂(骨折愈合时形成的即为骨痂),骨痂生长时伴随毛细血管重建,从而通过毛细血管网提高足部血液供应量。专家提醒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术源于“张力-应力法则”和自然重建再生理论,原理是给活体组织持续、稳定的缓慢牵伸力,刺激或激活局部骨、软组织和血管的再生和活跃生长,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供氧,达到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作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效果好、手术操作简易、创伤小、术后病情改善明显,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早期治疗可以防止病情进展至不得不截肢。

文根 2020-08-04阅读量1.2万

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与治疗

病请描述:● 为什么会患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是不是死骨感染? 慢性骨髓炎通常是急性骨髓炎的延续。有血运的健康骨受伤外露时,常可通过骨的哈夫斯系统形成肉芽组织,局部新生成肉芽组织可逐渐覆盖住骨面,从而避免细菌再次入侵引起感染。当局部有死骨形成时,由于死骨缺少血运,无法自身形成肉芽组织,只能通过周围皮肤或肌肉生成的肉芽组织爬行覆盖骨面,这种愈合方式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无法彻底清除细菌,依旧有细菌留在死骨表面;长期使用抗生素,局部细菌表面会形成隔绝外部的保护膜,停药后一旦免疫系统抵抗力低下,炎症就容易迅速复发;死骨形成局部脓液无法顺利流出,形成迁延不愈的窦道。 除了局部外伤外,骨髓炎另一种常见的病因是血液性的感染,例如扁桃体发炎、肺炎等,致病菌随血流到达身体各部分。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局部血液循环好,在此处形成血屏障,血液形成涡流,病菌易侵入骨表面,形成死骨,诱发慢性骨髓炎,该情况常发于免疫力低下者(尤其是儿童)。 ● 骨的感染和其他软组织的感染有何不同? 骨的感染主要由于哈夫斯系统被破坏失去作用,骨失去血运支持坏死,病菌无法清除,形成脓腔或蚀骨,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而软组织感染主要发作于血运充足的地区,通过手术引流导出脓液或者换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待有血运的肉芽组织成长愈合即可痊愈。 ● 如何区分死骨和活骨 活骨在血运中断后骨细胞死亡、消失,骨髓液化、萎缩,形成死骨。死骨的X线片可出现高骨密度表示,但实际上由于有机物的流失,死骨密度会下降,同时骨质变脆。X线片扫描得到的是失去骨髓的骨质,造影颜色要深于周围正常骨。骨的密度相对均匀性增高,而骨结构保持正常者,反映了骨的完全坏死,骨的新陈代谢停止;骨的密度增高而不均匀则说明骨内出现大量新生骨,间接地反映了骨内存在着分散的、多发的小片骨坏死。 ● 慢性骨髓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可分三个时期 1、感染初期:慢性脊髓炎患者在初期患处有轻微红肿、皮肤温度升高和疼痛,按压患处痛感明显。 2、恶化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能有细而狭长的窦道出现,有时会伴有异味明显的脓液或小块死骨流出,患者容易全身发热。虽然有些情况下随着脓液流出,伤口的肿胀症状会减轻,甚至伤口能够短暂的愈合,但炎症依然存在。 3、复发期:临床上慢性骨髓炎的复发间隔与患者的免疫状况有关,甚至可能在几十年后才再次发作。复发时伤口急性恶化,伴有伤口红肿发炎、全身发热或寒战。此时切开伤口引出脓液,炎症会慢慢消退,伤口也会逐渐愈合,但通常会反复发作。 而皮肤反复溃破、炎症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肢体短缩或畸形、临近的关节挛缩或僵硬,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变。 ● 骨髓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骨髓炎的确诊除了要询问过往病史,还应当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的检查。 第一步:查体 通过观察皮肤组织的完整性、压痛点定位、检查骨稳定性,能够大致判断神经血管的情况。 第二步:实验室检查 急性发作期的血液检查通常有中心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的升高,少数病人白细胞升高,而结核患者T-spot检查可能呈阳性。 第三步: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并进行术前准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开始应该进行X线片的检查,可能发现皮质骨破坏、出现骨膜增生形成骨膜新生骨的骨膜反应,有死骨和大量较致密的新骨,骨质一般粗大致密,骨髓腔闭塞,有时会有空腔存在。如果有窦道,应当进行窦道造影,能够辅助指定手术方案。 2. CT检查能够很好的显示空腔,发现死骨。 3. MRI核磁造影能够清晰的显示软组织,检查水肿区的情况。 4.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进行活检,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作为确诊依据并选择抗生素药物。 ● 慢性骨髓炎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越早越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切勿拖延。 1.确诊骨髓炎后每半年应回医院复诊,观察康复情况。 2.一旦有反复的肿胀、疼痛或溃破,要立即就诊,及时手术对病情预后有极大的帮助。初期的骨髓炎往往只需小手术就能解决,而越到后期,手术难度越大,更大的问题在于可能还需要软组织的重建,重复的手术和漫长的疗程令许多患者难以承受。 ● 慢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采用彻底清创、综合药物的疗法,缓解全身性症状 2.控制术后感染。 3.急性复发性骨髓炎处理方法与急性骨髓炎一致,应加强抗菌药物,控制炎症,视治疗效果选择是否手术,必要需多次清创。 4.偶然发作,无明显死骨及脓肿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与热敷理疗结合的方法,如果1-2周后症状消失则无需手术。 5.发现死骨,出现窦道、空腔或异物的,需要手术彻底清创,并结合活检筛查的高敏抗生素。最好选择在全身或局部病情好转、死骨分离、形成包壳并有足够的新骨来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 6.清创时也应重视骨及软组织结构的重建,以恢复功能。 ● 清创术后重建方法有哪些? 1.主要是通过覆盖及填充的方法进行选择,覆盖物和填充物的选择标准为: 2.尽可能选择临近组织作为供区; 3.骨缺损少、创腔不大的伤口,选用普通筋膜皮瓣修复; 4.骨缺损多,创腔大,感染严重的伤口常用血运丰富的肌瓣、肌皮; 5.骨缺损和皮肤缺损同时存在的,选择吻合血管的骨骼皮瓣移植术; 6.前臂或手部如果需要重建屈肌和手内肌功能,则要求选用神经血管均吻合的复合组织重建; 7.立体空腔的填充可利用各种肌瓣进行填塞,局部软组织覆盖条件好的病例,如果存在骨段缺损也可以采用Masquelet技术进行重建。 8.胫骨等大面积骨缺损能够利用游离的腓骨移植,缩短手术次数并控制感染。

文根 2020-07-30阅读量9772

夕阳无限好,只是膝痛受不了 ...

病请描述:夕阳无限好,只是膝痛受不了                   ---何以解忧,唯有康“膝”(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1.正常膝关节 正常的膝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3块骨头及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构成,3块骨头的表面附着有一层光滑的软骨,用以减少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保护骨性组织。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变性丢失和软骨下骨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 2.膝关节疼痛 疼痛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越往后期,疼痛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发作越频繁。到了疾病晚期,连夜里睡觉时都能突发膝关节的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如何预防,康“膝” 古话说的好,“防患于未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膝痛受不了,何以解忧,唯有康“膝”。要想日后免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带来的痛苦,就要及时对这个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改掉容易引发这个疾病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那么,如何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呢? ⑴控制体重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正常站立的情况下,我们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两个膝关节上,我们两个膝关节就像汽车的轮胎,车只要启动,轮胎就会磨损。而在走路、跑步、上下楼梯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更是体重的数倍。可想而知,体重越大,活动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越大,对膝关节的磨损也就越大。 ⑵注意保暖 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寒冷天气下,疼痛症状往往会加重,而通过热敷、避免风寒等保暖措施,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又会缓解。因此,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避免风寒的袭扰,对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当重要。具体的措施可以有佩带保暖护膝、热毛巾敷、红外线、艾灸等等。 ⑶避免做一些容易引起膝关节损伤的动作 我们的膝关节是很强壮的,同样也是十分脆弱的。强壮是因为它的周围由多条韧带和强壮的肌肉组织保护,脆弱是因为不经意间的某个动作就会引起损伤。这些动作包括:敲二郎腿、长期跪着、盘腿以及一些超负荷的运动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周围组织逐渐退化,对抗损伤的能力也逐渐下降,一些前几年做着没什么异样的动作可能现在再做就会引起膝关节损伤。 ⑷适当进行一些增加下肢力量的锻炼 前面说到膝关节是由肌肉组织所保护,因此,增加下肢肌肉力量也可以更好的保护膝关节。这些锻炼包括:靠墙静蹲、直腿抬高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人,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喜欢在健身房进行大重量的深蹲训练,做这种练习对动作要求比较高,不正确的动作不仅达不到增加肌肉力量的效果,还会反过来损伤膝关节。因此,对年纪稍大的人来说,这种大幅度、大重量的练习还是不建议进行。 ⑸遇到膝关节不适,及时就医 一旦感觉到膝关节的不适,可以先居家多休息,减少活动。如果症状仍未减轻,就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及时进行干预,切不可一拖再拖,耽误病情。

程千 2020-04-23阅读量9147

关节积水了?(膝关节怎么肿起...

病请描述:  膝关节积液 膝关节怎么肿起来了?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所以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 关节腔本身充满了滑膜,关节滑液是由关节滑膜分泌产生并不断被吸收代谢,从而保持关节滑液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关节滑液是关节润滑关节软骨营养的重要来源。当滑液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关节润滑不足,关节软骨磨损。但是如果滑膜受到刺激,比如发生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就是是膝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许多关节外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存在游离体、髌骨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等都可能引发膝关节积液,但可以肯定的是膝关节积液一般提示或多或少存在膝关节滑膜炎,导致滑液分泌,过度分泌,如果无法被及时吸收代谢,就会导致这些滑液积聚在关节腔,使得关节腔压力增高,引发关节肿胀,关节变肿,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腔内有很多感觉神经,受到压力刺激也会发生疼痛,而持续的压力升高本身也会对关节腔内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导致关节局部代谢发生障碍,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膝关节积液属于自身的一种免疫调节,是机体分泌的保护液。膝关节肿胀积血是膝关节内损伤的诊断要点之一。 1、穿刺疗法 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关节炎中的各种病理改变与它的减少和理化性质改变有密切关系。注射透明质酸钠有以下作用: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2、固定与练功疗法 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禁止负重。治疗期间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锻炼,后期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锻炼,这对消除关节积液,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预防滑膜炎反复发作,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3、预防 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这是诱发滑膜退变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膝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滑膜炎,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最后,如果休息、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骨科门诊就诊寻求骨科 崔孔蛟 专科医生的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计划,比如个体运动康复治疗,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尽快恢复膝关节的关节内环境平衡,恢复膝关节滑液分泌的动态平衡,保护膝关节的健康。 崔大夫门诊(每周一下午、周三上午门诊)或微医APP内直接预约挂号。

崔孔蛟 2020-03-27阅读量1.2万

有一种骨折,会成为压垮人生的...

病请描述:遭遇骨折,也算倒霉事,但大多数人认为毕竟不是危及生命的大事。错!错!错!据说,有一种骨折,足以让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戛然而止,甚至成为压断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就是——股骨颈骨折!Q: 股骨颈在哪儿?      股骨又名大腿骨,是人体最长的管状骨,它的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支撑全身的重量,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股骨头以下的狭细部分就是股骨颈。Q: 为啥股骨颈骨折那么可怕?      老年人骨质疏松,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削弱了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结构,使股骨颈更加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常常不需要多大的外力,只是平地滑倒,或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就会发生骨折。骨折后,老年人的行走就受到了限制,甚至不得不长期卧床。由此,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疾病接踵而至,由此,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结局。难道遭遇了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就只能坐以待毙?近期,我院骨科团队以一个精彩的案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要知道,那位病人不仅95岁高龄,还是一名聋哑人!事件回潮2019年5月中旬,95岁高龄的曹老太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右髋部疼痛、肿胀,无法活动,紧急来我院就医,摄片提示:右股骨颈骨折,断端移位。骨科程千副主任医师阅片后认为,患者高龄,如果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会导致褥疮,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极易引发死亡。因此,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问题来了,患者是一名聋哑人,如何与患者沟通呢?程千团队首先向骨科行政主任朱晓东汇报,启动科室危重病人处理程序,上报医务科,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跟家属充分沟通,决定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家属的配合下,主治医师鲁怡然一遍遍用手势比划着让曹老太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和手术方案。5月21日上午9:00,手术正式开始:修整股骨颈残端,取出股骨头,安装人工股骨头,牵引复位......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短短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康复科团队立马介入。第二天,曹老太就在康复医生搀扶下下地行走,家属看到老太又重新站了起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太本人也不禁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为医护团队点赞。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也应该明白了,其实,股骨颈骨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骨折后老年人不得不长期卧床所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而我们医生团队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受伤的老人尽早站起来!医生寄语一旦老人遭遇到髋部骨折,应尽快入院就医,进行安全评估后,如果自身条件允许,应当尽量手术治疗。作为小辈,要多关心老人,切忌麻痹忽视,更不可让老人长期卧床,错失积极治疗的时机!程千主任授权转载自医院。

程千 2019-12-25阅读量1.0万

【骨髓水肿】磁共振(MRI)...

病请描述: “骨髓水肿”这一词经常出现在检查报告中,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吗?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是以骨基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种征象。常见于关节外伤后的MRI,以股骨和胫骨常见。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供有兴趣的患者朋友自我了解。但是如果自己不明确,或者是医生建议进一步复查的情况(一般是考虑肿瘤等病变),一定不要自作主张,需要谨遵医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沈炜亮骨髓水肿是如何发生的?骨髓水肿在骨伤疾病检查中经常遇到,骨髓和肌肉等软组织一样,随外界环境的改变容易发生动态化,多种疾病可合并有骨髓水肿,如:一过性骨质疏松、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外伤、骨感染及肿瘤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BME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继发性骨髓水肿,如感染、骨肿瘤、创伤、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以外伤性为主,一些学者认为外伤性骨髓水肿可能是一定能量的外力作用在松质骨上,使骨小梁发生微骨折,造成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液外渗,局部血管灌注量亦增多,并伴有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二是生理反应性骨髓水肿,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长期的外力作用抑或改变骨骼的正常负重,都会使相应骨髓产生生理反应,骨髓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床过度灌注即骨髓水肿。这种骨髓水肿是可逆性的,多在2周后其长T1、长T2信号消失,故认为这种骨髓水肿是骨髓的一种生理反应。哪些情况下会发生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它只是某些疾病中的表现之一,或某一阶段,并不是独立的疾病!它的出现可以见于:一、骨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例如骨关节结核、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类型的病菌或病原体感染,这是由于感染时由于炎性细胞的侵润而使得骨组织中的水成分增多,即骨髓水肿。二、骨关节外伤:由于骨折、骨损伤(虽没有骨干的骨折,但是存在骨小梁的骨折)、疲劳骨折等而使得病骨中水成分增多。三、肿瘤:在某些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中,由于肿瘤细胞的侵润或或其他伴随的病理因素而导致病变区或邻近骨组织的水成分增多。四、骨的缺血性疾病:由于缺血造成骨组织的坏死,在进展期:病变区骨小梁中断、破碎,这样使得坏死区或相邻骨组织的水成分增多。五、骨关节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由于滑膜或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增生性病变而引起的骨质病变,骨的病变区出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侵润而伴水成分增多。六、退行性骨关节病: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关节软骨的退变与破坏,形成椎体终板炎或软骨下囊变或水肿。七、血液系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由于白血病细胞的骨髓侵润而同时伴随骨髓水肿。八、其他:如一过性的原因不明的骨髓水肿(比如常见的股骨头、颈,属于自限性疾病,原因不明);中毒性骨病,如镉中毒等造成骨溶解而伴骨髓水肿;痛风性关节病(嘌呤代谢异常)等。为什么常常只有MRI才能发现骨髓水肿?由于骨髓水肿未有骨骼轮廓及骨皮质断裂等形态变化,因而X线平片及CT对于骨髓水肿的诊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现代化影像辅助检查方法中MRI显示骨髓水肿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诊断、评价骨髓水肿的最佳手段,能够为临床提供诊治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正常骨髓腔内含有较多的脂肪颗粒,T1WI,T2WI均呈较高信号,FE-T2WI及STRI-T2WI骨髓水肿呈相对明显高信号,故能准确诊断骨髓水肿。STRI-T2WI可发现周围软组织损伤,呈明显高信号改变。如果常规X线平片、CT未见异常,而患者局部持续疼痛,肿胀者应及时行MRI检查,以明确隐性创伤的存在,否则会延误病情,加重局部骨髓水肿,造成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骨小梁微骨折不能及时修复,加重病人的痛苦。骨髓水肿会有哪些临床表现?骨髓水肿有时会出现疼痛和骨关节机能障碍等问题。这些症状往往与导致液体积聚的潜在原因有关。一般外伤导致的骨髓水肿疼痛会很剧烈,但这种疼痛多数是静息痛,稍微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疼痛的程度与骨髓水肿的严重程度相一致,随着MRI骨髓水肿严重程度的减退,患者的疼痛的程度也相应减轻。移动引起轻微疼痛可能与关节结构改变有关。出现骨髓水肿该怎么治疗?对于骨髓水肿,在治疗上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治疗原发病,可以避免长期的并发症和不良后遗症,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外伤所致及一些不明原因的骨髓水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自行恢复,对于这类骨髓水肿,目前主要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对策包括减轻负重,缓和的镇痛药和非类固醇类的消炎药,物理疗法。外伤后骨髓水肿一般会持续多久?外伤后的骨髓水肿是由于软骨下骨的骨小梁的微骨折,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肿,局部微细结构的改变,类似骨折愈合的过程,先形成内部的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血肿逐渐机化,重新有骨小梁形成,钙质填充到骨陷窝中,最后是再塑形,软骨下骨的各层重新排列,恢复到正常软骨下骨的解构。因此外伤后骨髓水肿信号一般会持续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我将用我的所学和经验,为您解疑答惑,解决疾病之苦,在此也谢谢广大患友的信赖! 患者可根据自我病情需要在沈炜亮个人网站中的“文章-分类阅读区”中选择性阅读!(患者在手机上诊后报道成功后,建议登录电脑网页版本查看文章更加快捷和方便——已按特色技术和疾病部位进行分类!)二次整理者:阮登峰/沈炜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运动医学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关节外科;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再生医学发展基金;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本人专业诊治范围:1,肌腱病&肌腱/韧带损伤:肘-网球肘;肩-肩周炎,肩袖损伤;膝-弹跳膝,跑步者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踝-跟腱炎,跟腱断裂;手腕部-腱鞘炎;筋膜炎2,再生医学技术治疗运动系统疑难杂症,包括: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的修复、重建和再生;门诊类型:肌腱病专科门诊!致谢:感谢杨景震医生,蒋科卫医生,关天雨医生及陈军等人的分享!

沈炜亮 2019-12-12阅读量2.0万